重大发现“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分享用挂教程
>>您好: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 ,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 *** 微信【】安装软件.
1.推荐使用‘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 ,通过添加 *** 微信【】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辅助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推荐使用‘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
1、起手看牌
2 、随意选牌
3、控制牌型
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 、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
2022首推。
全网独家,诚信可靠 ,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 。软件提供了各系列的麻将与棋 牌辅助,有 ,型等功能。让玩家玩游戏,把把都可赢打牌。
详细了解请添加《》(加我们微)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破解,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 、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
2、自动连接 ,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
3、安全保障 ,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说明:推荐使用‘雀神广东麻将开挂器下载,。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 ,雀神广东麻将开挂器下载,名称叫雀神广东麻将开挂器下载。 *** 如下:雀神广东麻将开挂器下载,跟对方讲好价格,进行交易 ,购买第三方开发软件
2022年初,是小北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身处游戏行业的最后时间——实际上,她早在2021年年底就产生了“跑路”的念头 ,但工作的惯性让她又在岗位上干到了年后 。
小北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一线城市的中厂,位置十分偏僻。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因为上一个项目未能获得市场认可 ,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她挑选了一个符合自己审美和擅长的“二次元卡牌 ”新组。入职后,小北负责文案 ,需要产出世界观 、人设和故事 。
但让小北没想到的是,新项目组的文案负责人极难相处,在工作场合十分严厉 ,甚至会对组员进行批评和人身攻击,“你××……”几乎成了每次对话的开端。另一方面,这位负责人又格外在乎自己的位置,刚入职时 ,小北有一次在工作交接时直接喊了负责人的全名,对方立刻强调:“你放尊重点,我是你领导!”
按照此前的项目经历 ,小北只需在工作时间限定内产出足够量的文案内容即可。但现在,她不得不面对随时出现的情绪压力,这经常让她感到困扰 。
小北所在的这家公司里 ,每周五是文案组内容例行的结算时间,所有文案成员要在下班前把文档最终稿提交组长。小北习惯在文档命名后缀加上第几次修改,而最终稿的后缀一般是13至19之间的某个数字。可即便经历多轮返工 ,组长也不会轻易满意 。
在小北看来,这些“不满意 ”更像是吹毛求疵,“组长和负责人反复让我们修改 ,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在周五最终期限之前,他们必须让当期内容全部完结,所以组长要亲手帮他们逐个修改 ,而这又会让组长后续制造出更多情绪压力。
“很多时候,故事创作是一场不可控的赌博 。灵感、叙事冲动、对角色的直观把握,一般都是来自作者的创作热情 ,一稿改十几遍,所有热情就都冷了。”小北对我说,“而且 ,内容好坏有时候是很主观的事,所以本质上我们可能是在进行‘猜领导心思’的无聊游戏。”
在项目组进入内容铺量阶段后,文案组的人员流动开始变大 ,员工离职的原因几乎都是不愿意承受压力。剩下的人经常能在求职软件的推送岗位看到项目组发布的“资深文案招聘 ” 。
但在新的文案加入之前,项目组不会因为人手短缺而缩减工作量,领导也不会因为单个人的工作量增加而降低审核标准。小北告诉我 ,那时候她下班路上会经过一座桥,她总是盯着车流和水流看很久,“很容易无意识地看它们不断行驶向前,可能是因为自己手上内容的进度都很难推进吧”。
小北住的地方离公司很远 ,坐地铁通勤往返要4个小时,而研发加班是常态,所以常有超时加班错过地铁的情况 。小北说:“打车单程到家是120多元 ,深夜更贵……但公司每月报销的打车上限只有200元。我们就像是在花钱上班。”
下一个招聘季,小北终于提出离职,上级领导虽然应允 ,但要求小北必须把目前手上的工作内容做完 。文案负责人强调,不会因为小北提出离职就放松对她工作内容的审核。
小北说:“我现在觉得,从那个项目之后 ,我就失去了对文字的掌控感。 ”
决定离职后,小北按照计划离职时间退租了房子,但她的离职流程被屡次延长 ,只能租住在公司地铁沿线的青旅 。即便已经过了工资截止日期,领导也不安排别人交接工作,然后以工作没交接 、没招到新人为由,要求她继续在岗。等到小北拿到离职证明 ,已经由春天进入盛夏。
小北“如逃亡般撤走”,后来她才知道,被卡离职流程是因为剧情组的离职率太高 ,曾被上级和人力资源部门警告 。从她入职到离开期间,同组的其他4个剧情岗位已经换了好几组新面孔,组长不愿意小北辞职 ,但又做不出挽留的态度,只能在流程上动心眼。
离职后的小北决定先回老家。“在(游戏公司)环境下压力大,有一种居无定所的感觉。你缺少一种安定感 ,看不到未来 。”她对职业前景进行了一些权衡,觉得“米哈游和鹰角这种厂商赚得多,但我又很难进去。游戏行业加班太严重了 ,我想自己的身体状况很难接受。 ”
因此,她决定开始考公,寄希望于“上岸” 。
现在,小北已在体制内工作约2年。面对“材料反复修改”“批量处理工作内容 ”等情况 ,她都能凭过去的经验和技能从容应对。小北觉得,对她来说,经历过游戏公司 ,似乎就没有更难的事了 。
以往老马经历裁员之后,都会构思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段子,用来“问候”前东家和前领导。但这次他没有 ,他对这家公司一直以来的印象都不错。这次离职是因为项目组被撤销了 。
公司是一家北方中厂,研发过五六款畅销游戏,对于求职者来说 ,可以归于“还算不错的起点”。被指摘最多的缺点是薪资待遇稍逊,不过老马说,自己对生活没什么过高要求 ,中庸度日对他再合适不过。
老马在职期间,公司的加班强度一直维持最朴素的朝10晚9,忙到极致的时候也只是把下班时间延后到10点,对周六的占用也最多达到大小周的程度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性,至少包含着“请大家一起健康地活下去 ”这样的基本关怀。同一时期,身处其他厂的朋友经常出现“加班跨天”的情况。
老马是关卡策划。他做这项工作缘于巧合——在实习阶段 ,项目组的所有实习生都会被委派各种执行工作,老马作为打杂成员之一,被安排了主线关卡的所有配置内容 ,后来便一直在这个方向上深入,没想到做到了资深职级 。老马对我说,他只是比较熟悉关卡的工作内容 ,对公司也算不上讨厌,但他从没有喜欢过这份工作。
我问老马,他真正喜欢的什么 ,老马没能立即给出答案。他想了想,然后说:“其实我不太敢于开始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未知的麻烦会乘虚而入 。”在项目组,老马负责的内容比较繁杂 ,而且容易受关联的系统和流程影响,比如美术更新了地图,他就可能面临“关卡路线堵死”“怪物刷在墙里 ”“交互矿沉入地下”等问题。所以 ,他必须时时警惕,维持一个高能待机的状态。
老马说:“领导很喜欢‘突然袭击’,有时候是他跑流程遇到的Bug ,有时是他看进度表时想起来的事 。但都会让人惊觉。应付一次这种突发情况,比干1个小时的活儿更累。”老马在职时,公司按惯例会间隔数月对项目组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 。有一次 ,一个周六的中午,老马正端着手柄畅游交界地,忽然收到了一个流程Bug的问题 ,他不得不立刻中断游戏开始工作。从那以后,他再没打开过《艾尔登法环》。
老马最后一次启动艾尔登法环是在2024年4月27日
在老马所在的组,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屎山 ”——老马介绍 ,它兼有祖传代码和公司人员迭代导致的知识断层,使项目中存在大量不可名状又不可或缺的逻辑内容;一些看似无用的配置项,配了的话在游戏中没有体现 ,但不配的话又会卡死进程 。“就配置一个简单的采集物,你想象不到它能关联多少逻辑。我们的配置可以做出足够精妙复杂的内容,但反过来 ,做一个单纯的东西,却也要调度海量的配置。”
这种内容促使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匪夷所思的Bug,老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协同程序人员一起反复纠错 ,这对工作的进程是很大挫折。他觉得工作量很难评估,工作质量面临失控,因为所见非所得 ,这种环境下完成的配置,不知是一段能跑的流程,还是一堆Bug里夹杂着极少的有效内容 。
老马感慨:“我们关卡的逻辑像一间风雨飘摇的老房子,它存在200秒 ,有199秒是崩溃的,而我们全力必须把剩余那1秒化作永恒。”后来,他对工作愈发悲观 ,觉得自己是被墨菲定律随时眷顾的人,不奢求工作内容多么出彩,只求少一点Bug。
项目关闭半年前 ,老马已经预感到项目组会解散 。一方面,最直观的原因是技术问题导致进度明显延迟;另一方面,竞品在同期上线 ,公司上层对项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更快的开发节奏和更高的内容表现力,并且给项目组安排了最后的验收期限,到期决定项目生死。
“听到上面的要求之后 ,我只有无力感。 ”老马说,“这件事我想象不到如何做成,所以没有任何斗志,也没有对失败的害怕 ,甚至希望当场被裁员,但最后也没优化到我,我总是在琢磨‘多数人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如何走向成功 ,但体面从容地接纳失败可能同样重要’,所以正确的选择可能就是战至最后一刻 。”
说完,老马拿出了自己几个月前去医院的检查结果:“这就是战至最后一刻的代价。”病历显示 ,他确诊了重度焦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离开诱发焦虑的环境,找一件感兴趣的事 ,让自己沉迷。
谈到未来,老马表示他无法再回到游戏研发工作中了 。他说,以后想当一个保安 ,不用动脑,按指定姿势活着就行。
2023年底,林卓离开了自己游戏生涯的最后一个项目。
离职前,他在一家中厂里的休闲模拟经营项目 ,和传统项目比起来,这个团队有些特殊:组内部分核心成员早已形成一个普通人极难融入的小圈子,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 ,小圈子愈发团结,对内互助宽容,对外则格外严苛 。
林卓比较传统 ,平时话少,更多专注于工作,和同事相处时以能力优先。一直以来 ,他和项目组核心圈层没有建立起多少私下友谊。
作为任务策划,林卓由剧情组长直接领导。他说,工作过程中 ,组长秉持着两套工作验收标准 。一套是“休闲嘛,玩家又不是冲剧情来的 ”;另一套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把剧情仔细讲好”。而林卓身为“圈子“的外层,总会被归类为后一种。
项目组没经历动荡的时候,每个人的工作量适中 ,林卓能做到对组长的系列要求从容应对,即使上面会坚持让他调整一些可改可不改的内容,他也能带着疑惑保质保量完成 。
但在2023年春节后 ,事情开始急转直下,项目开始进入生命末期,用户仅剩数千人 ,收入也随着玩家流失而急剧下滑。公司给项目组安排裁员指标的同时,要求加快版本节奏,以提升单个玩家的付费。对应到执行层就是每个成员的工作量翻番 ,林卓很快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领导验收时的碰壁频率翻了1番 。
林卓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应对领导的额外要求。版本进度提速之后,基层的工作节奏在产出顺畅的情况下已然是“10106”,这种情况下 ,组长随便提出几个修改,林卓可能就要跨天下班。
身体疲倦的同时,林卓开始频繁产生“难以稳定完成工作 ”的焦虑——组长的标准总是令他捉摸不透,在提意见时又总会通过加大音量等方式强调自己的观点 ,这让林卓经常在工作中感觉困惑又茫然 。
不久之后,一名任务策划被裁员,林卓参加了他的散伙饭 ,得知他是对组长彻底失望之后选择摆烂,以便拿到离职补偿。听完对方和自己一致的抱怨后,林卓有点羡慕:“为啥裁的不是我?”
工作强度一直递增到2023年年中 ,让林卓真正决定离职的契机其实是一件小事:当时,他同另一名策划合作当期的节日关卡,两人因为关卡的内容规划发生争辩 ,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在林卓看来,对方的想法并不合理,只是因为和领导关系更好 ,所以才和他吵 。领导也不会站在他这边。这让林卓感觉非常不公平和失望。
同事离开时,大家会在公司楼下馆子约散伙饭
几天后,新一轮的裁员指标下达,林卓找制作人去“要”1个名额。幸运的是 ,这次对方没有任何为难,林卓终于脱身 。
离职后,林卓花了两个月 ,在医院的多个科室开始治疗。其实在离职前他就已经戴上了各种康复辅助器械,因为在工作时不间断以同一姿势盯显示器,他的脊椎和肩颈都有问题 ,但忙于工作,很难专心治疗。
2024年初,林卓开始继续找工作 ,用他的话讲叫“同疾病和解” 。这是游戏从业者特有的衰老方式,残忍一点说,是“不可逆创伤 ”。
但是2023年的寒冬太冷了。林卓发现 ,对于求职者而言,大环境已经烂掉,各家公司立项都极为谨慎,放出的岗位稀缺 ,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单个岗位存在的竞争者有上百名 。他3月份只接到2个面试,后续找了2个月 ,一共只收到五六次面试。林卓回忆:“如果是2018年,那收到的应该是五六个录用通知,甚至更多。”
找工作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 ,林卓无论如何难以躺平,对个人发展的焦虑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让他陷入严重的睡眠障碍,使得他昼夜颠倒 。他有笔试题时就熬夜写 ,白天有阳光照进房间能稍稍心安,以引导自己入眠。
去年初夏,朋友介绍林卓去一家大厂的外包供职。从工作履历看 ,他曾担任剧情负责人,和这个外包职位比较起来,收入几乎腰斩 。但林卓没有更多选择,只能接受面试。
“那个面试官算是比较友善的 ,面试期间的提问也没有任何想要卡人的打算。但是这几个月的反复投简历然后失败,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转不动了。他提出的问题,我知道自己能答上来 ,但脑子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到 。”林卓对我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游戏行业的面试。
接下来 ,林卓改变方向,他开始学习心理咨询课程,一方面掌握相关知识 ,一方面按照知识修正自己。面对最消耗精神的失眠问题,他用自律的方法强制调整作息,例如设置几十个闹钟 ,通过反复提醒让自己进入合理的生活节奏 。
现在,林卓开始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供职,昔日在项目组的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人类观察样本 ”。虽然新工作会让他遇到更多奇怪的人,但基于信心 ,身体健康等等原因,他确确实实不可能再回到游戏行业了。
许多项目组校招面试里,总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审核维度:候选人是否热爱游戏 。但真正进入工作后 ,游戏行业的压力和疲惫感反而让人对大部分事物失去兴趣。游戏或许曾是躲避现实困扰的净土,是无可替代的快乐回忆。人们带着这样的期待进入行业,却收获与期待完全相反的疲倦与创伤——这很讽刺 。可能行业需要更多的改良 ,但从个人角度说,也许一开始就应该思考“从事游戏行业是否会让生活如自己所愿”。
“小时候挺喜欢玩游戏的,现在却提不起劲 ,可能是工作把我的情绪耗尽了吧,现在最多的感觉就是疲倦。”老马对我说,“其实我确实想不到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实习的时候,朋友还羡慕我,他们觉得做游戏算是最有趣的工作了 。但实际上,我只是试着避免了更差劲的境遇 ,结果可能也不算好吧。 ”
在曾经的同事眼中,林卓有着非常强的执行力,对自己负责的游戏内容精益求精 ,对游戏行业非常热爱。原本,为了继续做游戏研发,他强制改善节律 ,让身体以最快速度恢复,接着考了心理咨询师证,随后学完了线下的影视编剧课。他想 ,有了这2个专业技能证明,也许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但后续1个月对游戏市场招聘的观望,让他终于下了离开行业的决心。
林卓说:“我仔细复盘过 ,其实找不到工作并不是能力不足,就那些活儿谁不会干?所以真的就是缘分,就是面试官的一念之差,决定了候选人的去留。现在求职的人太多了 ,且之后越来越多,但岗位少,才会增加许多要求 ,但那些东西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 。也许行业未来某天会大幅好转,但我是等不到了。”
转行后,小北很喜欢新的工作氛围 ,她的新领导乐意让工作集体处在其乐融融的情绪中,大家相处都很和睦。工作之余,小北也有时间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提升 ,考了自己感兴趣的证书 。小北说:“我现在确实过上了那种,压力没那么大,节奏比较轻松 ,没什么大烦恼的生活。这就是我在做游戏加班的时候所期待的一种状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触乐 ”(ID:chuappgame),作者:年迈的羊倌,36氪经授权发布 。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25年以来 ,钨价一路狂飙。在这场供需博弈中,上游企业掌握了话语权 。当上游开始“掌控”游戏规则,中游却逐渐面临成本困局。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 ,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2022年初,是小北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身处游戏行业的最后时间——实际上 ,她早在2021年年底就产生了“跑路”的念头,但工作的惯性让她又在岗位上干到了年后。
小北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一线城市的中厂,位置十分偏僻。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 ,因为上一个项目未能获得市场认可,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她挑选了一个符合自己审美和擅长的“二次元卡牌 ”新组 。入职后 ,小北负责文案,需要产出世界观、人设和故事。
但让小北没想到的是,新项目组的文案负责人极难相处,在工作场合十分严厉 ,甚至会对组员进行批评和人身攻击,“你××……”几乎成了每次对话的开端。另一方面,这位负责人又格外在乎自己的位置 ,刚入职时,小北有一次在工作交接时直接喊了负责人的全名,对方立刻强调:“你放尊重点 ,我是你领导!”
按照此前的项目经历,小北只需在工作时间限定内产出足够量的文案内容即可 。但现在,她不得不面对随时出现的情绪压力 ,这经常让她感到困扰。
小北所在的这家公司里,每周五是文案组内容例行的结算时间,所有文案成员要在下班前把文档最终稿提交组长。小北习惯在文档命名后缀加上第几次修改 ,而最终稿的后缀一般是13至19之间的某个数字 。可即便经历多轮返工,组长也不会轻易满意。
在小北看来,这些“不满意”更像是吹毛求疵,“组长和负责人反复让我们修改 ,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在周五最终期限之前,他们必须让当期内容全部完结 ,所以组长要亲手帮他们逐个修改,而这又会让组长后续制造出更多情绪压力 。
“很多时候,故事创作是一场不可控的赌博。灵感 、叙事冲动、对角色的直观把握 ,一般都是来自作者的创作热情,一稿改十几遍,所有热情就都冷了。”小北对我说 ,“而且,内容好坏有时候是很主观的事,所以本质上我们可能是在进行‘猜领导心思’的无聊游戏 。”
在项目组进入内容铺量阶段后 ,文案组的人员流动开始变大,员工离职的原因几乎都是不愿意承受压力。剩下的人经常能在求职软件的推送岗位看到项目组发布的“资深文案招聘 ”。
但在新的文案加入之前,项目组不会因为人手短缺而缩减工作量,领导也不会因为单个人的工作量增加而降低审核标准。小北告诉我 ,那时候她下班路上会经过一座桥,她总是盯着车流和水流看很久,“很容易无意识地看它们不断行驶向前 ,可能是因为自己手上内容的进度都很难推进吧” 。
小北住的地方离公司很远,坐地铁通勤往返要4个小时,而研发加班是常态 ,所以常有超时加班错过地铁的情况。小北说:“打车单程到家是120多元,深夜更贵……但公司每月报销的打车上限只有200元。我们就像是在花钱上班 。”
下一个招聘季,小北终于提出离职 ,上级领导虽然应允,但要求小北必须把目前手上的工作内容做完。文案负责人强调,不会因为小北提出离职就放松对她工作内容的审核。
小北说:“我现在觉得 ,从那个项目之后,我就失去了对文字的掌控感 。 ”
决定离职后,小北按照计划离职时间退租了房子,但她的离职流程被屡次延长 ,只能租住在公司地铁沿线的青旅。即便已经过了工资截止日期,领导也不安排别人交接工作,然后以工作没交接、没招到新人为由 ,要求她继续在岗。等到小北拿到离职证明,已经由春天进入盛夏 。
小北“如逃亡般撤走”,后来她才知道 ,被卡离职流程是因为剧情组的离职率太高,曾被上级和人力资源部门警告。从她入职到离开期间,同组的其他4个剧情岗位已经换了好几组新面孔 ,组长不愿意小北辞职,但又做不出挽留的态度,只能在流程上动心眼。
离职后的小北决定先回老家 。“在(游戏公司)环境下压力大 ,有一种居无定所的感觉。你缺少一种安定感,看不到未来。”她对职业前景进行了一些权衡,觉得“米哈游和鹰角这种厂商赚得多,但我又很难进去。游戏行业加班太严重了 ,我想自己的身体状况很难接受 。 ”
因此,她决定开始考公,寄希望于“上岸”。
现在 ,小北已在体制内工作约2年。面对“材料反复修改”“批量处理工作内容 ”等情况,她都能凭过去的经验和技能从容应对 。小北觉得,对她来说 ,经历过游戏公司,似乎就没有更难的事了。
以往老马经历裁员之后,都会构思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段子 ,用来“问候”前东家和前领导。但这次他没有,他对这家公司一直以来的印象都不错 。这次离职是因为项目组被撤销了。
公司是一家北方中厂,研发过五六款畅销游戏 ,对于求职者来说,可以归于“还算不错的起点”。被指摘最多的缺点是薪资待遇稍逊,不过老马说,自己对生活没什么过高要求 ,中庸度日对他再合适不过 。
老马在职期间,公司的加班强度一直维持最朴素的朝10晚9,忙到极致的时候也只是把下班时间延后到10点 ,对周六的占用也最多达到大小周的程度。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性,至少包含着“请大家一起健康地活下去”这样的基本关怀。同一时期 ,身处其他厂的朋友经常出现“加班跨天 ”的情况 。
老马是关卡策划。他做这项工作缘于巧合——在实习阶段,项目组的所有实习生都会被委派各种执行工作,老马作为打杂成员之一 ,被安排了主线关卡的所有配置内容,后来便一直在这个方向上深入,没想到做到了资深职级。老马对我说 ,他只是比较熟悉关卡的工作内容,对公司也算不上讨厌,但他从没有喜欢过这份工作。
我问老马,他真正喜欢的什么 ,老马没能立即给出答案 。他想了想,然后说:“其实我不太敢于开始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未知的麻烦会乘虚而入。”在项目组 ,老马负责的内容比较繁杂,而且容易受关联的系统和流程影响,比如美术更新了地图 ,他就可能面临“关卡路线堵死”“怪物刷在墙里 ”“交互矿沉入地下”等问题。所以,他必须时时警惕,维持一个高能待机的状态 。
老马说:“领导很喜欢‘突然袭击’ ,有时候是他跑流程遇到的Bug,有时是他看进度表时想起来的事。但都会让人惊觉。应付一次这种突发情况,比干1个小时的活儿更累 。”老马在职时 ,公司按惯例会间隔数月对项目组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有一次,一个周六的中午,老马正端着手柄畅游交界地,忽然收到了一个流程Bug的问题 ,他不得不立刻中断游戏开始工作。从那以后,他再没打开过《艾尔登法环》 。
老马最后一次启动艾尔登法环是在2024年4月27日
在老马所在的组,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屎山 ”——老马介绍,它兼有祖传代码和公司人员迭代导致的知识断层,使项目中存在大量不可名状又不可或缺的逻辑内容;一些看似无用的配置项 ,配了的话在游戏中没有体现,但不配的话又会卡死进程。“就配置一个简单的采集物,你想象不到它能关联多少逻辑。我们的配置可以做出足够精妙复杂的内容 ,但反过来,做一个单纯的东西,却也要调度海量的配置 。”
这种内容促使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匪夷所思的Bug ,老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协同程序人员一起反复纠错,这对工作的进程是很大挫折。他觉得工作量很难评估,工作质量面临失控,因为所见非所得 ,这种环境下完成的配置,不知是一段能跑的流程,还是一堆Bug里夹杂着极少的有效内容。
老马感慨:“我们关卡的逻辑像一间风雨飘摇的老房子 ,它存在200秒,有199秒是崩溃的,而我们全力必须把剩余那1秒化作永恒。”后来 ,他对工作愈发悲观,觉得自己是被墨菲定律随时眷顾的人,不奢求工作内容多么出彩 ,只求少一点Bug 。
项目关闭半年前,老马已经预感到项目组会解散。一方面,最直观的原因是技术问题导致进度明显延迟;另一方面 ,竞品在同期上线,公司上层对项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更快的开发节奏和更高的内容表现力,并且给项目组安排了最后的验收期限,到期决定项目生死。
“听到上面的要求之后 ,我只有无力感 。 ”老马说,“这件事我想象不到如何做成,所以没有任何斗志 ,也没有对失败的害怕,甚至希望当场被裁员,但最后也没优化到我 ,我总是在琢磨‘多数人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如何走向成功,但体面从容地接纳失败可能同样重要’,所以正确的选择可能就是战至最后一刻。”
说完 ,老马拿出了自己几个月前去医院的检查结果:“这就是战至最后一刻的代价。”病历显示,他确诊了重度焦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离开诱发焦虑的环境 ,找一件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沉迷 。
谈到未来,老马表示他无法再回到游戏研发工作中了。他说,以后想当一个保安 ,不用动脑,按指定姿势活着就行。
2023年底,林卓离开了自己游戏生涯的最后一个项目 。
离职前 ,他在一家中厂里的休闲模拟经营项目,和传统项目比起来,这个团队有些特殊:组内部分核心成员早已形成一个普通人极难融入的小圈子 ,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小圈子愈发团结,对内互助宽容 ,对外则格外严苛。
林卓比较传统,平时话少,更多专注于工作 ,和同事相处时以能力优先。一直以来,他和项目组核心圈层没有建立起多少私下友谊 。
作为任务策划,林卓由剧情组长直接领导。他说,工作过程中 ,组长秉持着两套工作验收标准。一套是“休闲嘛,玩家又不是冲剧情来的 ”;另一套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把剧情仔细讲好”。而林卓身为“圈子“的外层,总会被归类为后一种 。
项目组没经历动荡的时候 ,每个人的工作量适中,林卓能做到对组长的系列要求从容应对,即使上面会坚持让他调整一些可改可不改的内容 ,他也能带着疑惑保质保量完成。
但在2023年春节后,事情开始急转直下,项目开始进入生命末期 ,用户仅剩数千人,收入也随着玩家流失而急剧下滑。公司给项目组安排裁员指标的同时,要求加快版本节奏 ,以提升单个玩家的付费 。对应到执行层就是每个成员的工作量翻番,林卓很快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领导验收时的碰壁频率翻了1番。
林卓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应对领导的额外要求。版本进度提速之后,基层的工作节奏在产出顺畅的情况下已然是“10106”,这种情况下 ,组长随便提出几个修改,林卓可能就要跨天下班 。
身体疲倦的同时,林卓开始频繁产生“难以稳定完成工作”的焦虑——组长的标准总是令他捉摸不透 ,在提意见时又总会通过加大音量等方式强调自己的观点,这让林卓经常在工作中感觉困惑又茫然。
不久之后,一名任务策划被裁员 ,林卓参加了他的散伙饭,得知他是对组长彻底失望之后选择摆烂,以便拿到离职补偿。听完对方和自己一致的抱怨后 ,林卓有点羡慕:“为啥裁的不是我? ”
工作强度一直递增到2023年年中,让林卓真正决定离职的契机其实是一件小事:当时,他同另一名策划合作当期的节日关卡 ,两人因为关卡的内容规划发生争辩,几乎持续了一整天 。在林卓看来,对方的想法并不合理,只是因为和领导关系更好 ,所以才和他吵。领导也不会站在他这边。这让林卓感觉非常不公平和失望 。
同事离开时,大家会在公司楼下馆子约散伙饭
几天后,新一轮的裁员指标下达 ,林卓找制作人去“要”1个名额。幸运的是,这次对方没有任何为难,林卓终于脱身。
离职后 ,林卓花了两个月,在医院的多个科室开始治疗。其实在离职前他就已经戴上了各种康复辅助器械,因为在工作时不间断以同一姿势盯显示器 ,他的脊椎和肩颈都有问题,但忙于工作,很难专心治疗 。
2024年初 ,林卓开始继续找工作,用他的话讲叫“同疾病和解”。这是游戏从业者特有的衰老方式,残忍一点说,是“不可逆创伤 ”。
但是2023年的寒冬太冷了 。林卓发现 ,对于求职者而言,大环境已经烂掉,各家公司立项都极为谨慎 ,放出的岗位稀缺,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单个岗位存在的竞争者有上百名。他3月份只接到2个面试 ,后续找了2个月,一共只收到五六次面试。林卓回忆:“如果是2018年,那收到的应该是五六个录用通知 ,甚至更多 。”
找工作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林卓无论如何难以躺平,对个人发展的焦虑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让他陷入严重的睡眠障碍 ,使得他昼夜颠倒。他有笔试题时就熬夜写,白天有阳光照进房间能稍稍心安,以引导自己入眠。
去年初夏,朋友介绍林卓去一家大厂的外包供职 。从工作履历看 ,他曾担任剧情负责人,和这个外包职位比较起来,收入几乎腰斩。但林卓没有更多选择 ,只能接受面试。
“那个面试官算是比较友善的,面试期间的提问也没有任何想要卡人的打算 。但是这几个月的反复投简历然后失败,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转不动了。他提出的问题 ,我知道自己能答上来,但脑子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到。”林卓对我说 ,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游戏行业的面试。
接下来,林卓改变方向,他开始学习心理咨询课程 ,一方面掌握相关知识,一方面按照知识修正自己 。面对最消耗精神的失眠问题,他用自律的方法强制调整作息,例如设置几十个闹钟 ,通过反复提醒让自己进入合理的生活节奏。
现在,林卓开始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供职,昔日在项目组的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人类观察样本 ”。虽然新工作会让他遇到更多奇怪的人 ,但基于信心,身体健康等等原因,他确确实实不可能再回到游戏行业了 。
许多项目组校招面试里 ,总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审核维度:候选人是否热爱游戏。但真正进入工作后,游戏行业的压力和疲惫感反而让人对大部分事物失去兴趣。游戏或许曾是躲避现实困扰的净土,是无可替代的快乐回忆 。人们带着这样的期待进入行业 ,却收获与期待完全相反的疲倦与创伤——这很讽刺。可能行业需要更多的改良,但从个人角度说,也许一开始就应该思考“从事游戏行业是否会让生活如自己所愿”。
“小时候挺喜欢玩游戏的 ,现在却提不起劲,可能是工作把我的情绪耗尽了吧,现在最多的感觉就是疲倦 。”老马对我说,“其实我确实想不到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实习的时候,朋友还羡慕我,他们觉得做游戏算是最有趣的工作了。但实际上 ,我只是试着避免了更差劲的境遇,结果可能也不算好吧。 ”
在曾经的同事眼中,林卓有着非常强的执行力 ,对自己负责的游戏内容精益求精,对游戏行业非常热爱 。原本,为了继续做游戏研发 ,他强制改善节律,让身体以最快速度恢复,接着考了心理咨询师证 ,随后学完了线下的影视编剧课。他想,有了这2个专业技能证明,也许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但后续1个月对游戏市场招聘的观望,让他终于下了离开行业的决心。
林卓说:“我仔细复盘过 ,其实找不到工作并不是能力不足,就那些活儿谁不会干?所以真的就是缘分,就是面试官的一念之差 ,决定了候选人的去留 。现在求职的人太多了,且之后越来越多,但岗位少 ,才会增加许多要求,但那些东西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也许行业未来某天会大幅好转,但我是等不到了。”
转行后 ,小北很喜欢新的工作氛围,她的新领导乐意让工作集体处在其乐融融的情绪中,大家相处都很和睦 。工作之余 ,小北也有时间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提升,考了自己感兴趣的证书。小北说:“我现在确实过上了那种,压力没那么大,节奏比较轻松 ,没什么大烦恼的生活。这就是我在做游戏加班的时候所期待的一种状态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触乐 ”(ID:chuappgame),作者:年迈的羊倌,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来自作者[慧轮]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1134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慧轮”
本文概览:重大发现“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分享用挂教程 >>您好: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软件加微信【...
文章不错《重大发现“老友广东麻将可以开挂吗”分享用挂教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