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英国消费者是怎样受到保护的?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感受英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
□刘桂山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3月6日对英国老牌保险公司保诚公司处以75万英镑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在销售与抵押贷款相联系的人寿保险中有不当行为,同时该项服务销售机制中存在“缺陷 ” ,使保险单持有者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受到了损失 。
这是英国金融管理局对危害消费者利益处理的最新一起案例。英国金融服务中类似处罚危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不胜枚举。除金融部门之外,在旅游 、公用设施的使用以及教育与医疗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消费领域,英国消费者的权益也都会得到相应的维护。
当前,英国消费者权益之所以得到比较好的维护 ,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各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和组织严格执法的作用,二是注重信誉对人们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英国公平交易局、消费者协会和散布在居民区各处的交易标准机构从法律法规方面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公平交易局的两大职能中 ,第一个职能就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第二才是确保商家公平竞争 。监督各种交易法律法规的实施,规范商业行为 ,受理消费者投诉等,都是其职权范围。而消费者协会在受理投诉之外,通过向消费者宣传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和让人们了解都有哪些权利则占其工作的很大比重。消协新闻官怀特利对记者说 ,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研、通过多种出版物提供消费指导和各类信息,帮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消协有关帮助项目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服务 、各类商品价格、食品安全、不公平抵押贷款和卫生保健等。从今年一月份开始消协面向消费者的重要服务项目就推出七八项 ,内容包括检举金融误导广告、提防商家欺诈行为措施 、如何鉴别和提防二手车销售中的欺骗行为以及房地产基金投资风险等。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作为成熟的商业社会,英国社会崇尚信誉的程度比较高 。在各个服务领域讲究信誉已成风气。尤其是零售业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街头地摊 ,商家一般都不会也不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否则,一经投诉 ,轻者遭受很大信誉损失,重者就要吃官司。而另一方面,顾客对商家的定价或产品质量也十分信任 ,相信商家不会以欺蒙手段获利 。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商家与客户之间公买公卖的良好关系。因此,除了定价销售的商店之外 ,哪怕集市上或小店铺中,讨价还价现象并不多见。就记者了解所及,顾客与店家因为价格问题或质量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的情况十分少见。
记者在伦敦一些零售商店采访时感觉到 ,无论是零售商店,还是超级市场,虽然没有“顾客是上帝”的标语或招牌之类的东西可见,但这种意识似乎已经牢固地在店家与顾客双方的心中生根 。尤其是一些比较小的店铺 ,服务热情而细致,哪怕顾客挑选商品时对有关问题问个底朝天,买与不买都不会遭到白眼 ,离开时照样可以听到“欢迎再来”的话语。而且,如果购买之后对商品不满意,商店都有最基本的商品退货换货承诺 ,并把这种承诺白纸黑字印在收款机打给顾客的收据上面。例如,英国第三大超市连锁集团赛福威(safeway)在其商品收据上这样写道:购买之后如果发现对本店商品不十分满意,任何商品都可以退货或更换 。世界名牌“巴利 ”(Bally)皮鞋专卖店在其交款收据上是这样写的 ,对于购买后没有穿过的鞋子,按原价购买者可在3个月之内原价退货,削价商品可在28天之内原价退货。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个新情况很值得一提。为了鼓励消费者更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公平交易局今年1月22日甚至发起一项运动,鼓励消费者在购物时多讨价还价 。交易局忠告消费者:在购物时如果觉得物有不值或对商品不满意,应据理力争 ,不要觉得难为情。当然,据理力争不是胡搅蛮缠。
随着网络销售形式日益为人们所青睐,网上销售服务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
最近 ,公平交易局抽查了英国多个不同销售网站,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网站没有标明公司退货或换货的规定。对此,英国公平交易局也加强了监督管理。公平交易局局长约翰·维克斯表示 ,“未告知消费者他们具有取消交易或全额退款的权利违反新的远距离售物法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同时,针对多数购物者不知道规范其他形式零售业的法规同样适用于网上购物 ,公平交易局还展开了一项消费者教育活动。这项活动包括发行一本包含远距离销售法规中有关消费者权利的手册。告诉消费者如果他们在商定的日期,或是在没有商定日期的情况下交易后30天内,未收到购买的货物或服务 ,消费者享有全额退款的权利。消费者还享有“冷静期”,在这期间可以取消交易,不需任何理由 。
英国公平交易局的一份报告指出,英国经济已经越来越受消费者主导。在日常消费、公共设施、医疗 、书籍出版和航空运输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顾客有求必应,商家从中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其争取到的稳定和逐渐扩大的顾客群体对公司的发展壮大作用不可低估 。商家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也就是维护自身利益。
《市场报》 (2003年03月20日第四版)
感受英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 □刘桂山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3月6日对英国老牌保险公司保诚公司处以75万英镑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在销售与抵押贷款相联系的人寿保险中有不当行为,同时该项服务销售机制中存在“缺陷”,使保险单持有者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受到了损失 。 这是英国金融管理局对危害消费者利益处理的最新一起案例。英国金融服务中类似处罚危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不胜枚举。除金融部门之外 ,在旅游、公用设施的使用以及教育与医疗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消费领域,英国消费者的权益也都会得到相应的维护 。 当前,英国消费者权益之所以得到比较好的维护 ,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和组织严格执法的作用,二是注重信誉对人们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英国公平交易局、消费者协会和散布在居民区各处的交易标准机构从法律法规方面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公平交易局的两大职能中 ,第一个职能就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第二才是确保商家公平竞争。监督各种交易法律法规的实施,规范商业行为,受理消费者投诉等 ,都是其职权范围。而消费者协会在受理投诉之外,通过向消费者宣传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和让人们了解都有哪些权利则占其工作的很大比重。消协新闻官怀特利对记者说,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研 、通过多种出版物提供消费指导和各类信息 ,帮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消协有关帮助项目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服务、各类商品价格、食品安全 、不公平抵押贷款和卫生保健等。从今年一月份开始消协面向消费者的重要服务项目就推出七八项,内容包括检举金融误导广告、提防商家欺诈行为措施、如何鉴别和提防二手车销售中的欺骗行为以及房地产基金投资风险等。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 ,作为成熟的商业社会,英国社会崇尚信誉的程度比较高 。在各个服务领域讲究信誉已成风气。尤其是零售业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街头地摊 ,商家一般都不会也不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否则,一经投诉 ,轻者遭受很大信誉损失,重者就要吃官司。而另一方面,顾客对商家的定价或产品质量也十分信任,相信商家不会以欺蒙手段获利 。久而久之 ,自然形成了商家与客户之间公买公卖的良好关系。因此,除了定价销售的商店之外,哪怕集市上或小店铺中 ,讨价还价现象并不多见。就记者了解所及,顾客与店家因为价格问题或质量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的情况十分少见 。 记者在伦敦一些零售商店采访时感觉到,无论是零售商店 ,还是超级市场,虽然没有“顾客是上帝 ”的标语或招牌之类的东西可见,但这种意识似乎已经牢固地在店家与顾客双方的心中生根。尤其是一些比较小的店铺 ,服务热情而细致,哪怕顾客挑选商品时对有关问题问个底朝天,买与不买都不会遭到白眼 ,离开时照样可以听到“欢迎再来”的话语。而且,如果购买之后对商品不满意,商店都有最基本的商品退货换货承诺,并把这种承诺白纸黑字印在收款机打给顾客的收据上面 。例如 ,英国第三大超市连锁集团赛福威(safeway)在其商品收据上这样写道:购买之后如果发现对本店商品不十分满意,任何商品都可以退货或更换。世界名牌“巴利”(Bally)皮鞋专卖店在其交款收据上是这样写的,对于购买后没有穿过的鞋子 ,按原价购买者可在3个月之内原价退货,削价商品可在28天之内原价退货。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个新情况很值得一提。为了鼓励消费者更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公平交易局今年1月22日甚至发起一项运动,鼓励消费者在购物时多讨价还价 。交易局忠告消费者:在购物时如果觉得物有不值或对商品不满意,应据理力争 ,不要觉得难为情。当然,据理力争不是胡搅蛮缠。 随着网络销售形式日益为人们所青睐,网上销售服务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 最近 ,公平交易局抽查了英国多个不同销售网站,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网站没有标明公司退货或换货的规定。对此,英国公平交易局也加强了监督管理。公平交易局局长约翰·维克斯表示,“未告知消费者他们具有取消交易或全额退款的权利违反新的远距离售物法规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 。同时,针对多数购物者不知道规范其他形式零售业的法规同样适用于网上购物,公平交易局还展开了一项消费者教育活动。这项活动包括发行一本包含远距离销售法规中有关消费者权利的手册。告诉消费者如果他们在商定的日期 ,或是在没有商定日期的情况下交易后30天内,未收到购买的货物或服务,消费者享有全额退款的权利 。消费者还享有“冷静期” ,在这期间可以取消交易,不需任何理由。 英国公平交易局的一份报告指出,英国经济已经越来越受消费者主导。在日常消费 、公共设施、医疗、书籍出版和航空运输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顾客有求必应,商家从中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其争取到的稳定和逐渐扩大的顾客群体对公司的发展壮大作用不可低估。商家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也就是维护自身利益。 《市场报》 (2003年03月20日第四版)
关于英国消费者是怎样受到保护的?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腹门]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191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腹门”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英国消费者是怎样受到保护的?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感受英国消费...
文章不错《英国消费者是怎样受到保护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