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草药: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 ,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红木香
(《纲目拾遗》)
异名紫金皮 、金谷香、紧骨香、木腊(汪连仕《采药书》),内风消(《植物名实图考》) ,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浙江紫荆皮(《药材学》)。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长梗南五味子 ,又名:广福藤(《纲目拾遗》),蓝果南五味子 、盘柱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紫金藤 、风沙藤、白山环藤、猴儿拳 、冷饭团、猢狲饭团 。
常绿缠绕灌木,长2.5~4米 ,全体无毛。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单叶互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边缘疏生腺头细齿,偶为全缘 ,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叶柄长1.5~3厘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 ,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下垂;萼片与花瓣无甚区别,6~9片,常3片为一列 ,外面的较小,卵形至椭圆形,内面的较大 ,矩圆形至广倒卵形,**,芳香;雄蕊多数,集合成头状 ,花丝极短;心皮多数,集成亚球形,柱头白色 ,圆盘形。小浆果球形,集成头状,熟时暗蓝色 ,有白粉,内有种子1~3粒。种子肾形,淡灰褐色 ,有光泽 。花期5~7月。果热期9~10月。
野生于山坡或溪旁。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东南部 。
本植物的藤茎及叶(南五味子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果实在浙江 、福建等地作南五味子使用,参见"五味子"条。
采集立冬前后采挖 ,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 。或剥取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粗1.5~2.3厘米,略弯曲,间有分枝及细根 ,外皮紫褐色,有纵沟纹及横裂隙。质硬;断面根皮厚达木部直径的1/3,木部赤褐色 ,周边可见导管小点 。气香,味苦。干燥的根皮,为卷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 ,大小不一,厚约1~4毫米。外表面栓皮大都脱落而露出紫色内皮 。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质坚而脆。以干燥、条匀 、质坚实、外皮紫褐色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西 。此外,江苏 、福建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浊、有机酸、蛋白质 、脂肪油、粘液质、果胶。
炮制洗净 、捞出 ,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
①《纲目拾遗》:"气味辛香。"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甘苦 ,微温。"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止痛 。治气滞腹胀痛,胃痛 ,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 ,无名肿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
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 ,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 ,痧胀等症,俱酒煎服 。"
③《江西民间草药偏方》:"行血,理气 ,消胀,止痛,驱蛔虫。"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 ,跌打瘀积肿痛 。"
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涂 。
宜忌孕妇慎用。
选方①治冷滞腹痛:南五味子根一两。水煎成半碗,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蛔虫病:盘柱南五味子根皮晒干(忌用火烘、火炒 。陈久者失效) ,研极细末。一日服三次,每次三至八分,饭前空腹以温开水送服。
③治跌打损伤:盘柱南五味子根二两 ,百合金根皮一两 。研极细末,每次一钱,以温甜酒或白糖水调服。一日一次。外用酒调敷伤处 。
④治无名肿毒:盘柱南五味子根皮,研成极细末。阴症或半阴半阳症 ,可用带皮的生姜煎浓汁,调敷;阳症,可用薄荷叶泡水 ,调敷。(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⑤治雷头风肿痛:紫金皮、独活、赤芍 、白芷、菖蒲、葱头 。煎浓如膏调敷。(《纲目拾遗》)
⑥治外伤出血:紫金皮晒干研粉。用鸡蛋清调敷 。(《单方偏方调查资料选编》)
提醒您:红木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为豆科多年生木质藤本,又名藤萝 、紫金藤。原产我国 ,世界各地栽培。
树皮灰褐色至暗灰色,枝上叶痕呈明显的圆形凸起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7~13枚,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大型总状花序下垂;花萼钟状;花冠蝶形,淡紫色 ,微芳香。荚果长条形,扁而坚硬,长10~20厘米 。花期4~5月,果期8~9月。
紫藤的栽培变种有:①银藤:花白色 ,有芳香。②重瓣紫藤:花重瓣,堇紫色 。③麝香藤:花白色,香味浓烈。
本文已完
红木香
(《纲目拾遗》)
异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 、木腊(汪连仕《采药书》) ,内风消(《植物名实图考》),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 ,浙江紫荆皮(《药材学》)。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 。
植物形态长梗南五味子,又名:广福藤(《纲目拾遗》),蓝果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南五味子 、紫金藤、风沙藤、白山环藤 、猴儿拳、冷饭团、猢狲饭团。
常绿缠绕灌木 ,长2.5~4米,全体无毛。小枝褐色或紫褐色 。单叶互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 ,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腺头细齿 ,偶为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叶柄长1.5~3厘米。花单性 ,雌雄异株,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下垂;萼片与花瓣无甚区别,6~9片 ,常3片为一列,外面的较小,卵形至椭圆形 ,内面的较大,矩圆形至广倒卵形,** ,芳香;雄蕊多数,集合成头状,花丝极短;心皮多数,集成亚球形 ,柱头白色,圆盘形。小浆果球形,集成头状 ,熟时暗蓝色,有白粉,内有种子1~3粒。种子肾形 ,淡灰褐色,有光泽 。花期5~7月。果热期9~10月。
野生于山坡或溪旁 。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 、东南部。
本植物的藤茎及叶(南五味子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果实在浙江、福建等地作南五味子使用 ,参见"五味子"条 。
采集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粗1.5~2.3厘米 ,略弯曲,间有分枝及细根,外皮紫褐色,有纵沟纹及横裂隙 。质硬;断面根皮厚达木部直径的1/3 ,木部赤褐色,周边可见导管小点。气香,味苦。干燥的根皮 ,为卷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一,厚约1~4毫米 。外表面栓皮大都脱落而露出紫色内皮。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质坚而脆。以干燥 、条匀、质坚实、外皮紫褐色者为佳。
主产浙江 、江西 。此外 ,江苏、福建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浊、有机酸 、蛋白质、脂肪油、粘液质 、果胶。
炮制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
性味辛 ,温。
①《纲目拾遗》:"气味辛香。"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甘苦,微温 。"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 ,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 ,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 。"
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 ,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 ,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
③《江西民间草药偏方》:"行血 ,理气,消胀,止痛 ,驱蛔虫。"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 。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 ,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3~5钱;或研末,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涂 。
宜忌孕妇慎用。
选方①治冷滞腹痛:南五味子根一两。水煎成半碗,温服 ,日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蛔虫病:盘柱南五味子根皮晒干(忌用火烘、火炒。陈久者失效),研极细末。一日服三次,每次三至八分 ,饭前空腹以温开水送服 。
③治跌打损伤:盘柱南五味子根二两,百合金根皮一两。研极细末,每次一钱 ,以温甜酒或白糖水调服。一日一次 。外用酒调敷伤处。
④治无名肿毒:盘柱南五味子根皮,研成极细末。阴症或半阴半阳症,可用带皮的生姜煎浓汁,调敷;阳症 ,可用薄荷叶泡水,调敷 。(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⑤治雷头风肿痛:紫金皮、独活 、赤芍、白芷、菖蒲 、葱头。煎浓如膏调敷。(《纲目拾遗》)
⑥治外伤出血:紫金皮晒干研粉。用鸡蛋清调敷 。(《单方偏方调查资料选编》)
提醒您:红木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为豆科多年生木质藤本 ,又名藤萝、紫金藤。原产我国,世界各地栽培 。
树皮灰褐色至暗灰色,枝上叶痕呈明显的圆形凸起。奇数羽状复叶 ,互生,小叶7~13枚,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大型总状花序下垂;花萼钟状;花冠蝶形 ,淡紫色,微芳香 。荚果长条形,扁而坚硬 ,长10~20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紫藤的栽培变种有:①银藤:花白色,有芳香 。②重瓣紫藤:花重瓣,堇紫色。③麝香藤:花白色 ,香味浓烈。
呈现中草药: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的核心内容解析,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拌恋厅]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115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拌恋厅”
本文概览:关于中草药: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红木香 (《纲目拾遗》) 异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
文章不错《中草药: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