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死亡之线”——318国道川藏线 川藏公路含复线全长3176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 ,横跨14条江河,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这条最危险的公路,从拉萨到成都长达2000多公里 ,当初为了修通这2000多公里路,3000千多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要付出一个半生命。这在世界筑路史上 ,可算是最沉重的牺牲 。 成因: 1.高山反应。川藏线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开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虽然有很多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 ,缺氧有可能带来许多问题,尤其对初涉此地的司机。 2.走川藏线泥石流塌方路段多,一般泥石流和塌方都发生在几个路段 。
“恐怖的百慕大 ”——320国道黄花桥路段 320国道黄花桥路段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境内 ,长度不足1公里。根据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交通事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黄花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就占整个湘东辖区的11%,死亡人数更是占总数的31.58%。黄花桥路段自1992年开通至今 ,不足1公里的路段,却发生各类交通事故400余起,死亡92人 ,伤44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2003年,该路被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为全国29处公路危险路段之一,当地群众更是称其为“恐怖的百慕大” 。这也是省内惟一被列为全国公路危险路段的道路。 成因: 1.车辆因超载 、超速 ,导致车辆在弯道下坡时容易失去平衡、方向无法控制。 2.道路设计不合理,按照国家规定,二级公路的最小弯道半径为250米 ,视距为110米 。而黄花桥弯道半径仅216米,视距84米,大大低于国道二级公路设计标准。从而导致车辆行至此处时 ,往往因为转弯半径不够,会车视距不足而引发交通事故。
“死亡5公里”——八达岭高速公路 八达岭高速公路是北京至张家口110国道主干线的一部分,全长82公里 ,而重特大交通事故却奇怪地只集中在一个短短的5公里路段 。无论是高速路边宣传橱窗上贴满的事故案例,还是过往司机都会收到的警示卡,给这条北京惟一的山区高速公路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息。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5到50公里路段 ,从1998年11月开通到2003年9月,共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32起,导致62人受伤,49人死亡。短短5公里 ,平均每公里就死亡10个人 。所以这一路段被人们称作北京的“死亡之谷 ”。 成因: 1.白天北京市区限制大货车通行,所以进京的大货车集中在深夜行驶,因为夜间驾驶视线不清 ,而且长途运输使得司机往往疲劳驾驶,这些使得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这段北京惟一的山区高速公路对于不熟悉复杂路况的外地司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死亡陷阱” 。 2.通八达岭高速公路有三分之一的路段是依山而建,大货车在山区路段上一旦车速过快就很容易失去控制。因此 ,与一般高速公路限速每小时110公里不同,这个事故多发地段的车速被限制在大车每小时40公里,小车每小时60公里 ,但许多司机并没有这么做。
“死亡之谷”——四川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映秀公路 汽车一驶入国道213线,路边“交通管理特控区”的醒目标志就在提醒:“严禁超载、超速 、违章超车,限速每小时40公里! ”公路很窄 ,只有两根车道,而且都是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一边是滚滚的岷江。由于该路段是进阿坝州的必经之路 ,车流量很大,且大卡车、大货车居多,体积庞大的货车在公路上急驶 ,每次超车都显得紧张而危险 。而且只要一辆汽车稍微出点什么事,就很容易引起堵车。 成因: 1.都江堰至映秀共33公里,但因为所有进阿坝州的车都要经过这段路 ,因此车流量很大,每天高达1万多辆,久而久之 ,这里形成了一个交通瓶颈,压力十分大。 2.路况差,烂车多 ,安全设施不全 。 3.超速驾驶。该路段车多、弯道多,道路两旁缺乏必要的防护栏等安全设施,让人开起来不放心。
“死亡之路”——京津塘高速公路 路段长38.5公里的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自1991年开通以来至去年年底 ,共发生交通事故4320起,伤1072人,亡219人 。其中 ,1991年至1999年9年间,京津塘北京段共发生交通事故1981起,伤554人 ,亡115人,平均每年伤62人,亡13人;2000年至2003年4年间 ,此路段共发生交通事故1592起,伤359人,亡77人 ,平均每年伤89人,亡19人;2004年,仅1月至10月份,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就已发生交通事故747起 ,伤159人,死亡27人。面对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面对219个被事故夺去的生命 ,常走京津塘高速路的司机都心有余悸地称这条路为“死亡之路”。 成因:由于设计陈旧 、超负荷运转,车流量是设计的3倍,雾多路窄无停车港湾 ,开通13年的京津塘高速路已经被司机戏称为“死亡之路 ” 。
“货车杀手”——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路线 被称为“中国最具挑战性的高速公路项目”的京珠高速粤境北段(京珠北)是国内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级交通大动脉重要组成部分的京珠北全长109.93公里,自2003年4月建成通车后,广州至湖南长沙仅需7个多小时 ,大大方便了华南交通。但由于大量货车严重超载、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路段坡陡坡长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频繁 。今天3月,一起13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就发生于此。 成因:1.行驶京珠北南下广东的大货车90%都严重超载,这些车的载重量一般超出核载吨数2~4倍。有些大货车的载重量甚至相当于一节火车车厢(60吨)的载重量 ,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这些大货车是“公路火车 ”。这些沉重的车辆在通过京珠北长坡路段时,由于重心的作用致使惯性冲力加大,加上踩刹车过久易使刹车过热致失灵,非常容易酿成追尾事故 。 2.高速公路穿行于粤北崇山峻岭之中 ,冬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有发生。许多超载大货车在行驶途中为防止刹车皮发热疲软导致刹车失灵,司机常在轮胎上洒水降温,造成路面湿滑。 3.京珠北路段气候多变 ,全线中部约25公里范围内为常年雾区,80%的天数潮湿多雾 。
魔鬼“U”字弯——太克公路 太原至宁武的公路,1997年改建后 ,更名为太佳公路,后又更名为太克公路,在这条公路的31k+700m处 ,有一个又急又陡的“U”字弯。对于过往的车辆,它就像百慕大黑三角一样可怕,从1997年10月到现在 ,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辆车在这黑色“U ”字弯道上发生事故。除了这些死亡事故外,平均每个星期就会有一辆车在黑色“U”字弯道上发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 成因:这个弯道属于陡坡急弯,弯道径小而纵坡度大,而且一般的弯道应该是外高里低 ,此处却正好相反是里高外低,所以车辆行经此处时往往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容易造成侧翻。另外 ,这里是从太原到古交的最后一个弯道,经过前面的一段下山路后,司机的精神容易疲惫 ,注意力分散。更要命的是,一些车辆的制动装置在到达此处时已经被前段的下坡路摩擦得很烫了,车辆制动性正在减弱 ,不熟悉路况的司机,突然发现这个超乎想象的大弯,再紧急踩刹车 ,容易出现刹车失灵,只能猛打方向 。但这样一来,方向如果打死,车辆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很容易翻倒;如果方向打不死 ,就可能冲下山坡,车毁人亡。
“死亡地带”——鸡图公路 鸡图公路43.5公里处,被司机称作“死亡地带 ”。 成因:从40.5公里至43.5公里是连续下坡 ,急弯 、多弯、了望视线差,尤其是43.5公里路段的回头曲线向左回弯达到90多度 。夜间行至此段时,驶过一段急弯、陡坡后到达33公里处 ,眼前是一条平缓笔直的公路,路上没有任何交通标志,前方灯火通明 ,会误以为前方就是梨树区便加速行驶,但到44.5公里处是一个急转弯,此时刹车 、转向已来不及 ,随之造成翻车事故。据统计,凡是在这一路段发生翻车事故的车辆,100%是驾驶员第一次来鸡西的外地车或超载车。此段公路设计的线形当时只适应小型车辆和中型载重车辆,达不到大型车辆安全行车的要求 ,随着大型加长载重车辆的急剧增加,这里就成了易发交通事故路段。
“死亡之坡”——罗汉洞坡 国道310线(陕西宝鸡至甘肃天水)罗汉洞坡改扩建工程于1998年9月动工,自2000年10月建成通车到2003年年底 ,短短的15个月的时间里,就在罗汉洞坡路段上,发生交通事故83起 ,死亡32人,受伤10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04万元 。 成因:该路段在通车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就出现“几百处路基大面积塌陷”的情况,在该路一拐弯处,一条10多米的裂痕十分醒目 ,裂痕最宽处竟有20多厘米,许多路旁的护路水渠已损坏。
恐怖“乙”字——308国道河北新河境内 308国道河北新河境内572公里到573公里路段,国家级黑点,被司机形象地称作“死亡之路 ”。这里最高事故发生记录是一天5起 ,一年半曾发生车祸32起 。 成因:此路段有几个连续的急拐弯,呈“乙”字型分布。正是这种奇特的线路致使这里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车祸,死伤无数。也有人认为 ,由东向西,572km+445m处即那个急拐弯前面,有一段较长的直路 ,而在路的右侧是一片庄稼地,如果是在夏秋之际,高大茂密的玉米秆影响司机的视线 ,行车途中很难看到前面的急拐弯 。
1981年,一场山洪造成了中国铁路最大的交通事故,结果怎样?
1、案例一
2015年4月 ,河南新乡市长垣县铜塔寺商业街庙会上,“太空飞碟”游乐设施在空中发生故障,旋转杆断裂,有19人被甩下来 ,其中1人为骨折重伤,18人轻伤。
2、案例二
2008年10月4日,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砚洲岛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两名随单位组团参加拓展旅游的游客在自由活动时 ,违反旅游合同约定,擅自下西江戏水 、游泳,在深水处溺水后死亡 。
3、案例三
2018年4月 ,河南许昌一公园内的高空游乐设施大摆锤,因安全带锁扣脱落,致一男子高空坠落 ,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4、案例四
2017年5月,北京欢乐谷一360度旋转的游乐设施在半空中卡住,足足有十分钟 ,设备才正常运行,乘客以这样半悬空的姿势在空中悬挂了十分钟。
5 、案例五
2015年,温州平阳昆阳镇龙山公园游乐场“狂呼 ”项目曾发生意外事故,在保险带还未扣上的情况下 ,机器提前运行,导致5名游客当场甩飞,致2死3伤 。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重大的进展 ,所获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凭借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一个又一个的交通奇迹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无论是高原山坡还是崇山峻岭 ,我们都无所畏惧,但欢笑背后也有血泪,诸多成功的背后包含着劳动人民的辛苦付出。
铁路修建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 ,其发展靠的是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工人们需要不断摸索 ,当然,事故也难免会发生 。1981年,成昆铁路线的利子依达发生了一起坠桥事故,遇难人数多达275人 ,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
39年前的这场意外让人心痛不已,当时的工作人员也为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经历了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比对 ,最终找到了罪魁祸首。
突发悲剧,多人遇难震惊全国
在7月9日的凌晨,在成昆铁路上 ,直快442次列车从格里坪开向成都方向,当时它慢慢进入了尼日车站,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段时间的停靠 。当然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此处的乘客上下站,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先让迎面驶来的211次列车通过 ,因为只有此车安全开过,442次列车才能行驶出站。
442次列车安全开出尼日站后的下一站是乌斯河车站,尼日站的值班人员需要用光缆信号和乌斯河相联系,告诉对方442次列车正在此区间内移动。可是当时却突然失联了 ,看来前方一定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可是442车的工作人员想了想,在一分钟前,221车才刚刚从那里行驶而过 ,这么短的时间里会有什么问题发生呢?
在1981年,火车还未安装无线通讯设备,所以442车无法被告知前方的事故现状 ,就这样,列车在迷茫和担忧下不停地向前奔跑 。这条路上有个隧道名叫奶奶包,它的出口临近利子依达大桥 ,可当时即将出来隧道的驾驶员王明儒却发现隧道的反光消失了,这说明前面没有铁轨了,桥已经断了。
千钧一发 ,驾驶员急忙拉动紧急制动闸,但火车还是冲了出来,其中包括车头在内的第2台机车、第12号邮政车、第13号行李车以及9号至11号客运车厢都从半空中坠落了下来。不过幸运的是,列车后面的7节客车和一节餐车上面的所有乘客都获救了 。
最后 ,这次的悲剧缓缓落幕,但是依旧造成了275人死亡或失踪,此次事故令国人震惊至极。
多方调查 ,真相水落石出
现在我们已经对事件的整个过程十分熟悉了,但仍然有许多人心存疑虑:明明在几分钟之前这条铁路还安然无恙,为什么突然就塌掉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为了了解事实的真相 ,调查组进入了利子依达。
有人曾猜测,也许是人为导致的,比如利用炸药进行爆破 。但是调查组并不这么认为 ,毕竟在事故现场,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而且能够把整座桥炸毁的炸药一定威力不凡 ,而且它的体积巨大,车运或空投都是不可能的。
在不断的摸索当中,调查组突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利子依达沟中有许多大石块,可是之前并没有 ,所以专家们怀疑这些石块可能是被泥石流带来的,可惜事故发生的那天所下的雨并不大,理论上说不会产生泥石流。
后来他们把调查范围扩大 ,最终发现了真相 。原来在那天,这条水沟的源头处突发暴雨,致使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产生了山洪 ,所以引发了少见的大型泥石流,它路经山坡,带来许多石块和泥沙 ,最后形成了400多吨重的石块,最终将桥冲断。
至此,事实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也对逝去者有了交代。在吸取此次教训后,我国在铁路方面又增加了经验 。
今非昔比,铁路建设任重而道远
当年的事件距今已有39年,而现在 ,这里早已荒凉不已。来到利子依达桥,我们能看到此处只剩下一些残缺的桥墩和一堆破乱的石头,奶奶包隧道里也不见铁轨和枕木 ,如果不是墙上还有一些行车符号,也许我们就不会记得火车曾在这里通过。
无论有多大,灾难终究会成为过去 ,为了不让它仅仅成为一场事故,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努力前行 。如今新的利子依达隧道已经重建 ,成昆路线在此穿过沟底的山体,不会受到泥石流的影响,也就是说这样的灾难不会再发生了。
在众多的铁路线上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现在所做的改良措施还远远不够。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我,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 ,并据此改造增建铁路 。
新时代的成昆线就是最好的实例,由于不断的完善和改建,成昆铁路早已成为全国性的重要铁路干线。
小结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 ,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 、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总能出现奇迹,而这些奇迹的背后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经验积累。当面临铁路方面的技术作业空白或残缺的情况时,我们的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写出了一页又一页的行业履历书 ,为今天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
劳动是崇高的,而为国家事业奋斗乃至献出生命的劳动是居功至伟的,这件事虽然过去了近30年 ,但国人是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人的。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未来的劳动者将会继续消化前辈经验,努力开拓创新 ,降低事故发生率,更好地保障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这是对先辈付出的尊重,也是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这样的"志愿"才是劳动的伟大意义所在 。
关于“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赏皮献]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828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赏皮献”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人称中国10大死亡之路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