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摘 要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如何将校内计算机机房建成为软件实训基地 ,引入企业技术平台,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软件实训基地成功的运营模式,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模块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索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1.现状与背景分析
(1)国内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分析
国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德国的“双元制”实训模式、美国的“合作型”实训模式 、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 ”实训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实训模式。其中,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指企业和学校以合作的形式对青年人进行职业培训。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教育为“一元”,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二元 ” 。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让学生都到企业中去实习,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却困难重重。一是,大量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现阶段还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对接纳学生实习往往有心无力;其次,企业接纳实习学生的社会责任,我国尚无法律法规明确界定 ,这又造成一部分企业有力无心;三是,客观来讲企业生产任务松紧不一,与学生实习时间不一定对应 ,往往造成企业人力需求与学生实习的矛盾。以上困难和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性转变 。针对这一情况,在借鉴国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探索一条有特色的校内实训模式,为学生按时、保质、顺利地进行见习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
(2)国家的政策分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表明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 ,十分关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 、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专业内涵发展,正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
(3)软件专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各专业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普及 ,计算机专业类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一些IT企业却抱怨招收不到合适的编程人才。一边是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一边是急需人才的企业,大学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 。很多学生在大学几年的时间里 ,只是掌握了“专业技能”中的一些零星基础知识,无法胜任专业软件开发工作。而企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工作经验的高“职业素养 ”人才,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较快适应公司工作流程 ,完成工作任务带来实在业绩。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只能通过长期的生产性实训来培养和固化 。如果把长期的生产性实训放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一般的软件公司人员较少,办公场所一般都不大 ,很少有足够的场地在同一时间接纳一个标准班实训。如果分批多次到校外实训又存在诸多问题(如交通、安全 、食宿等问题),在校内做生产性实训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在校内建设软件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极其必要的 。
(4)我院软件实训基地情况分析
目前,我院在网络技术专业示范建设中已经建成了软件外包中心 ,已具备软件实训基地的雏形,前期与重庆港澳大家软件有限公司、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中,开发完成了一些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软件外包中心规模较小,只能解决少部分学生的实习实训。在外包中心经过锻炼的学生,对企业的项目上手较快,每到毕业阶段都成了抢手货。同期 ,由于场地等原因,还有部分学生未能参加到外包中心的实习实训中 。他们大多从事着与计算机相关的边缘行业。所以,我们还需对软件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实训基地得到更多的锻炼,熟悉企业项目的运营模式 ,一旦进入企业,便能很快适应企业环境。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在深入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的基础上 ,组织校内校外专家,深入调研,科学论证 ,本着建设实训基地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采用独资 、引入项目、校企一体化等建设方式,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并能解决软件模块所有学生实习实训的校内软件实训基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2.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1)构建具有高度仿真性的软件实训工作环境 ,模仿企业的讨论室、项目小组室 、项目开发平台、工作考勤制度、业绩评估与奖罚制度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产品提交规范、企业文化等,建成一套规范的校内实习实训制度,让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2)将学院内软件外包工作室建成为软件实训基地 ,建立一支由企业技术人员 、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校企研发队伍,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建设实训场所,让学生在实训场所体会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氛围和企业工作习惯。实训基地提供企业使用的分析、设计、开发 、测试和管理工具 ,学生通过这些工具按照企业项目流程开发和实施规范进行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设计 、开发、测试和实施 。
(3)在软件实训基地引入软件外包项目,让学生参与短期项目开发,通过项目实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软件工程概念、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学生的专业开发技能、测试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软件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技术平台,以企业需求制定 教学计划 ,以企业项目驱动方式设置课程 ,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通过与企业外包业务的开展,深入分析并确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一套以应用为主线的软件课程体系 。
3.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解决的问题
(1)软件实训基地为大一学生提供参观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上明确自己的定位。
(2)软件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做中学 ”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严格按照程序开发和设计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和设计,在实训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领会软件设计的理念 ,锻炼软件设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快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归纳和演绎能力,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关于“【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腹班禾]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64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腹班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寻找了一些...
文章不错《【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