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的高等教育 ,其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高职教育在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并且要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加入到教学队伍中去 。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 ”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
一、“双师 ”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是指由理论与实践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远景目标、某个具体教学目标或工作发放而分工合作 、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专业群体 。从教师个体上讲,主要是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从教学团队上讲,它更强调这个专业群体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集体工作 ,通过不同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队员努力的结果促使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在“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上,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 。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与责任。
(二)加强教学团队负责人的培养。专业团队负责人是“双师 ”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骨干和核心 。教学团队负责人必须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把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必须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所以,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规范他们履行专业建设领导职责,另一方面 ,还要从人 、财、物等方面尽可能保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担当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师不仅要能讲 ,更要能干,即“双师”素质教师。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必备的技能素质,关系到能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校内外教师技能培训基地,按周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在校内外基地挂职锻炼 ,参加全过程(或部分)生产实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工作方法而分工合作、跟踪生产一线新的实用技术,并形成周期性的轮回锻炼机制。
2.鼓励和要求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及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 ,在考试和大赛中,锻炼师资,提升教师水平 。
3.对于新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安排在校内实习车间和实验室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要求参训教师正确执行操作规程,能掌握本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内容。
4.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自行研制实习 、实验设备 ,既可节省经费,又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
(四)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 ,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主动开展科技服务 ,承担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 ,转化科研成果,让教师在技术服务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强调“专兼结合”实际上是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行业 、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纳入教学团队,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兼职教师队伍是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聘用兼职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承担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这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为保证兼职教师的聘用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找准与企业对接的切入点,从一线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用兼职教师。为加强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还必须改革学校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兼职教师建设规划和制度,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 ,建立师资数据库,建立有效的兼职教师运行机制和制定相关保障的政策。高职学院在教学安排上也要突破学院本位观念,实施灵活的授课时间制度 ,主动采取措施,方便兼职教师到校工作,为落实“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条件 。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双师 ”素质与“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探索 ,持之以恒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办出特色和水平。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建设高素质 、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幅度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是适应中职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二、“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具有专业教师职称和工程技术系列职称,或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教师,一般称之为“双师型 ”教师 。其基本内涵: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 ,具备特定岗位的技术技能,熟悉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有较强的动手示范 、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
三、中等职校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目前,中等职校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普遍不高。以笔者所在的铜陵市为例 ,整合优化组建铜陵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整合后学校占地面积580亩,规划建筑面积达19.54万平方米 ,可容纳在校生8000人,教职工总数为300人,专任教师240人 ,办学规模可谓不小 。然而,学校“双师型 ”教师却只占教师总数的35%左右,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而就是这些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也不全是“名符其实”的 ,他们一部分是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转岗而来的,一部分是走出大学校门就进入中职学校的新生代教师,基本没有企业实践经验 ,这影响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助推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据了解,“双师型”教师的这种现状,在我国众多中等职校中普遍存在 。
四、“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
中等职校“双师型”教师短缺且含金量不高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必须寻求对策予以解决。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1.拓展校本培训潜力
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本培训首先是基础理论课 、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其次是夯实校内实训基地 ,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产教结合,以实践操作代替培训,以赛带练打造过硬技能。竞赛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营造以赛带练、以赛促技的良好氛围 。
2.开展校企合作,让教师到企业锻炼
不到企业难以培养真正的“双师型 ”教师 ,学校要制定教师的个人成长规划或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保证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了解本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 、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及时反馈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学校的教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
3.引进智力组建兼职教师队伍
引进工程技术人员,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档案,实施“青蓝工程” ,与本校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进行传、帮 、带。
4.建立和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对派到企业生产单位进修的教师,学校按公务给以补助 。对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师予以奖励。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 ,同等条件下“双师型 ”教师可以优先推荐。
5.开辟“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
发挥高职师范院校师资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开辟“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有计划地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高校学习、进修 ,把高校中与职教专业相关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及时引进到学校 。
6.多种渠道培养“双师型 ”教师
第一,教师进协会,教师成为所属行业协会理事 ,参与协会活动,及时了解相关行业信息。行业协会虽然是非政府机构,但它是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对整个行业具有组织与管理功能,能够协调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第二,构建专家队伍,邀请企业老总走进校园讲授企业文化 ,提高教师对优秀企业文化的认识 。第三,邀请企业班组长走进校园,讲授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车间管理文化 ,提高教师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认识。第四,邀请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讲述各自的生涯规划 、奋斗历程、职场得失 ,提高师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第五,有计划地派遣部分优秀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 。
综上所述,只有努力实践以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 ,才能适应新时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真正造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双师型”教师
队伍。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经济技术学校)
关于“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饱畅]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decn.cn/news/58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饱畅”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如何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很有帮助